为蔷薇科植物火棘 Pyracantha fortuneana (Maximowicz)H.L.Li 的果实、根、叶。秋季采果,晒干备用或鲜用。秋、冬季采挖根,洗净,晒干。夏季采叶,晒干。
常绿灌木,高约3m。根皮黑黄色,质地坚硬,心带黑色。侧枝极短,先端成刺状;小枝暗黑色,有时有锈色短柔毛,老时无毛。单叶紧密互生,常呈丛生状,具短柄,叶片薄革质,倒卵形或倒卵状矩圆形,长1.5~6cm,边缘有圆钝锯齿,齿尖向内弯,近基部全缘,两面无毛。复伞房花序;花萼钟状,萼片三角形;花白色。梨果近球形或扁球形,橘红色或深红色,顶端有宿存花萼。花期5~7月,果期10月。
分布于香格里拉、德钦、维西、丽江、昆明、楚雄、玉溪、西畴、砚山、屏边、蒙自等地。生于海拔500~2800m的松树下、村边、路旁、旷野、山坡。
果实:味甘、酸,性平。具健脾消食,收涩止痢,止痛之功。用于食积停滞,脘腹胀满,痢疾,泄泻,崩漏,带下,跌打损伤。根:味酸,性凉。具清热凉血,化瘀止痛之功。用于潮热盗汗,肠风下血,崩漏,疮疖痈疡,目赤肿痛,风火牙痛,跌打损伤,劳伤腰痛,外伤出血。叶:味苦、涩,性凉。具清热解毒,止血之功。用于疮疡肿痛,目赤,痢疾,便血,外伤出血。
果实含多种维生素、氨基酸、脂肪酸、油酸、蛋白质、糖类、β-谷甾醇、北美圣草素、芸香苷、芒苷、异槲皮苷和槲皮素。具有抗氧化、增强免疫功能、促进消化、降血脂等作用。叶含芸香苷、芒花苷、异槲皮苷和槲皮素。
本种始载于《滇南本草》。其果不仅药食兼用,其根、叶皆能入药。本种适应性强,耐修剪,喜萌发,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,也是现代城市园林中广泛应用为绿篱的常绿园林植物。可作食用、药用、饲料和观赏等,开发利用价值较高。